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5-08-06 07:34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遥感技术监测范围广、数据获取方式多且客观公正,可有效提升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精准度与灾情评估效率,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因行业技术标准缺失,各遥感公司在数据源选择、解译技术、精度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相同区域的分析结果不一致,甚至引发争议。这些问题阻碍了遥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影响了“双精准”的有效实施,制约了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4部门印发7月27日以来,北京市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等地遭受强降雨和次生灾害影响,多个村庄的农田和农业设施受损。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针对京郊农险业务较为集中的特点,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和园林绿化局、林场,重点核实森林、农田、果园等因泥石流和滑坡导致的损失情况,并联系卫星遥感公司做好启动准备,确保及时准确完成查勘定损工作。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不断加大对大宗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支持力度,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2024年,农业保险为1.4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农业保险提供更精准的承保核验与灾损评估服务,提升农业保险的科技服务质效;有助于提升农业保险经营的合规性,打击保险欺诈行为;有利于提升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增强农户的风险应对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利于将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提升财政补贴资金的精准性和使用效益。

  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列标准将指导行业在统一的标准下开展农业保险遥感工作,减少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争议,对于保险业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有积极作用,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