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短租当民宿

发布时间:2025-08-28 17:05

  近日,有媒体报道住宅小区民宿扰民事件,引发网友关于民宿和短租住房界限的讨论。

  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民宿作为一种融合当地文化、提供个性化体验的特色住宿方式,深受游客喜爱。据统计,2014年至2024年,我国民宿数量从约3万家增长至超过30万家。民宿的火爆引起跟风,个别房主想经营民宿但并不了解相关规定,特别是不清楚短租房和民宿的区别,导致居民小区中出现“无证民宿”,对消费者权益、居民生活秩序都带来负面影响。

  民宿和短租住房在房屋性质、证照办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房屋性质上,短租住房大多是城市住宅小区;而民宿一般分为乡村民宿、城市民宿,在城市中一般为独栋、联排或商用公寓,改造成民宿后,对邻里的影响相对可控。

  

 

  民宿的开办通常有着较为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及证照办理要求,像营业执照、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明等都需具备,这既是对游客负责,也是对周边居民负责。短租住房经营管理要求更宽松,按地区政策有不同要求,比如有的城市采取“治安备案+业主同意”,具体需按照房屋所在地政策。

  民用住房首要目的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也不是用来经营的。居民小区的房产如果想要作为经营用途,需要办齐相关证照手续,其中包括考虑到陌生人大量进出对小区内其他住户的影响,要求经营者征得左邻右舍等利害关系业主一致同意等。否则就属于不合规经营,面临一系列监管处罚风险。游客预订了这类“无证民宿”,消费权益也可能无法保障。此前就出现过消费者在平台成功预订所谓“民宿”后,凌晨入住却被物业拦在大门外的情况。

  短租住房凭借价格较低、办理手续较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部分旅行者“省钱短住”的需求。但无论经营民宿还是短租住房,都得按对应的规矩办事,消费者也要依据自身实际需求理性选择。只有这样,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行业发展也会更加健康。

  此外,线上预定平台应发挥好作用,完善审核准入机制,切实履行把关责任,从房源上杜绝不合规民宿存在。消费者在预订民宿时,也要多留个心眼,认真查看商家资质,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民宿,别让“无证民宿”煞了风景。

  审核:张倩

上一篇:公募基金发行创年内新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