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又回来看我们了!”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黄柏村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陆续赶来的村民们将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海团团围住。4年前,在村里担任了7年第一书记的张海离任。每次他重返黄柏村走访,大伙一声声“张书记”总是喊得热乎又亲切。
“不管是在黄柏村还是在残联,工作中得到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从来不觉得身体残疾会阻碍我为人民服务。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是我的职责所在。”张海说。在黄柏村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在恩阳区成立“爱跑团”和张海工作室……扎根基层一线,张海不断提高助残能力和水平,成为了让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出色的工作表现让张海先后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
1982年,张海出生在巴中市平昌县一个农村家庭,一出生右前臂就缺失。初三因病和家贫辍学,不服输的他通过边工边读的方式,先后取得了两个大学本科学历、一个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时,张海选择“考回家乡”,入职恩阳区残联。
入职后,张海主动请缨,到黄柏村担任第一书记。“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党建引领、产业拓路。”来到黄柏村,张海一手抓村党组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一大批基层党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帮助残疾夫妇伏开仁翻修屋顶的事让村民们交口称赞。“张书记行动不方便还带头挑泥巴、递砖瓦,很让人感动。不到10天,危房变新房!”村民黄琼芳说。
张海深得大伙信任,也激发了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决心。随着通村路加宽、产业路硬化,年纯利润180余万元的生猪养殖场、300亩苗圃基地等相继建成投用,黄柏村在产业发展带动下顺利脱贫摘帽。
扎根黄柏村7年,张海的心和基层群众贴得更近了,也为他日后开展助残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思路。2021年6月,回到恩阳区残联后,张海结合驻村经历,推动恩阳区18个镇309个村建成了以村医为村级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的残疾人服务网络,打通了恩阳区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村医们又成为了张海推动成立的助残“爱跑团”主力。“2023年8月,恩阳区‘爱跑团’成立了,残疾人可以通过热线或小程序‘点单’,由‘爱跑手’为大家提供个性化助残服务。”张海告诉在张海的带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恩阳区通过深化“巴山红·残心暖”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党员先锋服务岗、建立张海工作室,不断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
今年是张海进入恩阳区残联工作的第11年。回顾过往,张海十分感慨:“11年来,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关爱下,我们和残疾朋友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扶残解困、来访解难、资助解忧等扶残助残政策,大家生活更有尊严、更有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