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储能行业迎来一项重要安全实践——大规模火烧测试。这一测试不仅是对企业储能产品安全性能的极限挑战,更是行业安全标准提升的重要标志。远景储能、阳光电源等国内众多头部企业纷纷投入其中,展现出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深远考量。
新能源跃升式发展,推动储能产品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风险也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海外部分政府机构和用户已将火烧测试认证作为储能产品出口的门槛。在国内,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大规模火烧测试的强制标准,但已有用户将海外火烧测试认证作为加分项,且预计未来将成为行业普遍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主导的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大规模火烧测试不仅是对产品安全性的考验,更是对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挑战。头部储能企业在测试中,已经展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如对烟雾的环保处理、极致的防火隔热设计等。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破坏性试验,储能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边界和极限,从而推动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
储能企业在追求安全的同时,也要努力寻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有企业担心,过高的安全标准会推高储能成本,进而影响能源转型进程。其实,安全和成本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来实现兼顾。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应将安全作为基本底线和红线,同时通过优化设计和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实现产品的高性价比和高安全性。
随着行业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将加速推动储能行业优胜劣汰。头部企业凭借其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在安全标准提升中占据主动,而一些综合实力弱、缺乏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则可能面临出局风险。未来,在储能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