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经济升腾“烟火气”

发布时间:2025-07-20 07:08

  夏日来临,夜间愈发成为消暑纳凉的黄金时段,夜经济逐渐“升温”。从升腾“烟火气”的市集到沉浸式体验空间,多地积极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推动夜间消费活力释放。

  强化政策引领,加强规划布局,是各地持续释放夜经济发展潜力、为消费注入“夜色动能”的有力举措。

  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并列,作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陕西将夜经济作为撬动消费升级的重要支点,出台今年暑期文旅消费季期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家平台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推出1216项、2792场文旅活动,涵盖夜游、夜演、夜市等夜间消费场景。

  开封在河南省率先出台在夜经济消费集聚区培育方面,开封坚持规划引领、重点突破,在全市范围内系统布局鼓楼—书店街、双龙巷—珠玑巷、御街—龙亭等八大核心片区,作为培育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主阵地。

  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列入全省重点实施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当中。四川将打造20个“不夜地标”和100个“夜经济集聚区”,并以“夜经济”为牵引,推动“夜游、夜购、夜展、夜娱”串珠成链。

  同时,四川还加强成渝双城联动,助力夜间经济发展。6月下旬,四川省商务厅公布的围绕培育有看点、有新意、有趣味的夜间经济消费场景,深挖特色、开发IP成为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

  晚上7点,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的永兴坊非遗美食街区热闹非凡。西安永兴坊文化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耿威介绍,永兴坊通过民俗表演、常态化非遗演艺等持续点亮夏日夜经济,让游客在夜间也能深度领略文化魅力。

  “当非遗遇上夜经济,不仅能激活消费,更能让城市记忆、文化认同在灯火中延续。”西安市新城区文旅体局副局长李萍说。今年夏天,永兴坊推出“非遗盲盒”和“银票互动游戏”,兼具趣味性和文化味的互动模式,提升了消费黏性,也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表达。

  河南开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夜市的城市。“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近年来,开封市把夜经济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系统构建“夜游、夜购、夜娱、夜宿、夜食”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体系,全力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夜游品牌。目前,已培育2个国家级、8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东介绍,目前,开封形成了以从场景构造来看,四川注重夜间消费特色商街、商圈与精神文化、旅游、休闲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恐龙之乡”自贡以“盐、龙、灯、食”4张城市名片为特色,推行“一街、一策、一方案”,助力夜间消费融合发展。南充现有夜间县域核心商圈经济集聚区38个,提出以县域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为重点丰富消费业态,力争今年夜间经济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

  “四川拥有16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既有成都‘夜游锦江’等夜游IP,也有乐山‘张公桥美食街’、自贡灯会等美食和文化IP,成都和重庆还通过区域协同放大市场规模,推动夜间经济从城市单点突破向区域网络化发展升级。”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说。

  夜幕降临,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大悦城天台焕发出别样生机。自5月起,第六届天台生活节在西安大悦城启幕,40多个特色摊位的创意集市,以及不定期举办的落日后躺平音乐会,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

  为进一步促进文旅市场消费,曲江新区积极促进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形成。商业场所纷纷利用广场、天台等空间,打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市集活动。曲江创意谷聚焦“清凉消费”,为市民游客提供多样清凉选择;西影艺术市集上,创意手作、小吃饮品、DIY潮玩等商品琳琅满目。

  西安新城区融合当下夜游潮流和元素,形成了“流光溢彩新城夜”区域文旅品牌,依托东新街、永兴坊、易俗社文化街区等优势资源,打造了突出“夜食”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有效促进了夜游业态融合发展。

  近日,开封府景区正在试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在成都,夜经济与世运会实现了联动。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弛介绍,结合暑期到来与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举办,成都推出夏日文体消费活动,策划了“世运版”夜游锦江,推出特色夜市和街头表演;打造灯光球场、中超联赛“第二现场”、24小时健身房等夜间体育消费场景。4月30日至5月4日,成都产生夜间消费金额7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