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河北、上海等地发力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眼下,生物制造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未来科技竞争的关键驱动力,在医药、农业、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物制造市场规模突破2.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7%,年复合增长率达39.6%。其中,生物医药蓬勃发展,近5年来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企业数量年均增长速度达12%,区域生物制造发展亮点纷呈。例如,广州市集聚6500多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居全国前列;上海金山区以“一核多点”的产业布局为引擎,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打造长三角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相关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出台的牵引消费需求。结合短、VR技术开展生物科技周等线下活动,展示生物制造在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联合医疗机构、社区建立体验中心,普及生物基材料在减少白色污染、促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增强消费者对生物制造技术价值的直观理解,扭转消费者对生物制造产品成本高、性能差的误解。实施首购补贴、税收减免等直接激励,推出低碳消费积分制度,消费者购买生物制造相关产品可兑换折扣或公共服务,鼓励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专区,通过积分奖励与价格优惠扩大市场渗透,形成可持续消费闭环。推动生物制造与传统产业融合,开发医疗健康、日化用品、建材等新消费场景,强化绿色供应链建设,引导企业打造从设计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化、品质化、个性化消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