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销售中,一般用“动销产品”——在特定时间段内实际产生销售的产品来反映市场竞争激烈程度。
2024年,我国图书市场全年动销品种为240.96万种,出版品牌图书在其中占比不足10%,但码洋超过40%。简而言之,不到10%的畅销图书撑起了40%的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而在各类图书码洋中占比达28.16%的少儿图书,市场竞争压力更甚。那么,一本好童书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先要搞清读者在哪里。从童书市场销售数据看,线上渠道是最大销售渠道,部分出版社的线%。可以说,无论是购买习惯还是阅读习惯,读者越来越倾向于线上平台。读者在哪里,出版方就应该在哪里。于是,童书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专为线上渠道制作的图书,部分常销童书也会制定不同销售策略推出线上版本。
除了利用线上平台销售外,很多图书会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营销推广,利用“内容种草”激发消费。比如,童书平台电商推动了短期动销,但图书单品销售的生命周期反而缩短,部分爆款仅能热销1个月至3个月,所以延长图书生命周期是出版社重要的工作之一。毕竟,图书不是普通商品,它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知识文化载体。一本图书能否实现常销,核心因素依然是内容本身,因此在营销过程中要做好内容,延长图书生命周期。
来自老师群体、家长群体及学生间的推荐是童书销售重要的口碑如何才能精准地打动目标读者?童书但要知道,一本童书假如从一开始便以标签化面貌示人,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其销售范围。从传播角度看,“平台算法”加剧了受众信息鸿沟,好内容也会受困于信息茧房。
因而,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