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改革潮涌。
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海南自贸港快速建设发展、成型起势的关键阶段。海南勇立潮头奋楫向前,以改革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的发展新阶段,一个更加开放的海南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0年6月1日,“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签发首张2021年8月10日,首架“零关税”飞机在海口港海关通关放行;
2022年1月1日,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发放海南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
2023年12月1日,海南首条第五航权国际客运航线日,全国首单暂时进境修理内销业务落地海口;
“十四五”以来,一个个“首单”“首张”“首笔”“首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标志着自贸港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一项项自贸港的政策正在有序落地实施,成为助推自贸港建设发展的催化剂。
位于儋州市洋浦保税港区的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30%免进口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落地投产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产值从2023年的47.8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59.5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8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张慧说,这主要得益于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企业累计享受关税减免超过2.5亿元。
加工增值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目前加工增值免关税已由洋浦保税港区向外扩围实施,产品涵盖粮油、玉石、呼吸机、肉类等。该政策有利于海南发挥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中高端加工贸易,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十四五”时期以来,海南省抓紧落实各项政策早期安排,推动180多个自由贸易港政策文件落地实施,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
今年4月,以“投资海南 链接世界”为主题的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在海口开启了一场与海南自贸港的双向奔赴之旅。活动现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金融机构、咨询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代表纷纷参会,寻找商机。
“我们与海南的合作已跨越30载。1993年,西门子能源在中国参与建设的第一个重型燃气轮机发电项目就位于洋浦,今天,这两台燃气轮机仍在正常运行。”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西门子能源中国董事长姚振国说,过去30年,从洋浦电厂到分布在文昌、东方的两个中小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发电机组,再到正在开发的儋州海上风电项目,西门子能源为在海南深度参与建设项目倍感自豪。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十四五”时期以来,海南省立足自贸港政策优势,为外贸保稳提质构建了良好的外贸生态。
前不久,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成功举办,再次掀起一波展精品、旺消费、促合作的浪潮。
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会,本届消博会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4209个消费品牌参展,规模创历届新高。斯洛伐克、新加坡、巴西、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首次组织展团参展。加拿大、瑞士、爱尔兰、捷克、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团再次参展。主宾国英国以“英伦匠心在海南”为主题,参展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参展品牌数量53个,约为上届的2倍。
因消博会,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与海南结缘。
“我们参加了首届消博会,效果非常好,第二年我们就将泰佩思琦中国旅游零售总部落户海南。”泰佩思琦中国区副总裁李蓉说,本届消博会泰佩思琦带来了全新子品牌“蔻驰之城”,正是看中了消博会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进驻海南市场后,泰佩思琦始终重视集团在海南的发展,目前集团旗下品牌在海南共有14家门店。”
2024年,海南省企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776.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关口,达到1062.2亿元,增长43.5%;进口1714.3亿元,增长8.9%。
为服务落地企业和项目,海南各相关单位积极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十四五”时期以来,海南电网滚动制定实施公司融入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年度计划,细化35项具体任务,以“一本台账”保障政企需求高效落地。迭代升级自贸港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一对一、全天候服务576个重大项目、100家重点企业用电,有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张小小的电子提单,能带来哪些转变?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园区企业山东能源智慧国际计划协助兖煤澳洲公司出口7.5万吨煤炭,由中远海运散运货轮运输,从悉尼港启航。这样的国际贸易他们早已轻车熟路,可还是有些不一样。山东能源智慧国际副总经理梁晓波说,电子提单将单据传递周期压缩至小时级,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海南经验”为国际散货贸易数字化提供了新经验。
以前跑单子,现在跑数据。一张电子提单,从澳大利亚到中国,全程“链”上完成。这看似微小的改变,却是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贸易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突破。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梁表示,这是江东新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提升贸易自由便利化水平的积极尝试。
近年来,海南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围绕产业发展加快探索,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良好态势。海南自2019年以来已先后推出19批158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例如,企业在开展科研引种过程中需要引进部分来自植物疫情流行区的种源,按规定要对这类引种实施特许审批,但企业实际很难获取审批,这成为企业在引种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堵点和难点。海口海关聚焦企业实际需求,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开展制度集成创新,并积极争取海关总署的支持,探索提出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
海口海关动植物检疫处处长李娜介绍,该模式实施带来以下三方面政策效应:一是开辟了种质资源引进新渠道,为企业自主科研项目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开辟了新路径,进一步拓宽了中转基地种企境外引种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推动改革落地的重要抓手,坚持改革部署到哪里,制度集成创新就跟进到哪里,加强科学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总结改革实践经验,推动形成系列示范性、标志性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持续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