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

发布时间:2025-09-04 10:14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战士肖荣基与战友们昂首走过天安门广场,这是对一名军人最高规格的检阅,也是无比光荣的使命。

  2022年9月,刚满18岁的肖荣基踏入军营。凭借优异表现,肖荣基先后获评“优秀新兵”、“四有”优秀士兵,还担任了“杨根思班”第36任班长。2025年初,他因表现优异荣立个人三等功。

  作为“杨根思连”第6986名战士,肖荣基对第一次参加晚点名的情景印象深刻:指导员点名“杨根思”,全连官兵齐声答“到”。肖荣基说,这一精神的传承让他深受感动。

  “受阅无上光荣,只要走上阅兵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临行前,他和战友一起专程到连队的杨根思广场向老连长报告,共同重温“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

  “老连长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杨根思连’的兵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只知道冲锋向前。”肖荣基说,尽管受阅训练辛苦,但只要“此次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只要国家需要,我会像老连长杨根思一样,成为他们那样的英雄。”说到此,肖荣基目光坚定:“我要让英雄先辈知道,他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安宁繁荣,今后请放心交给我们吧!”

  “这是我第6次参加阅兵,也是我第5次驾驶装备方队头车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即将年满50岁的陆军8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级军士长丁辉除了驾驶员,今年还有个新身份——所有装备方队驾驶教练的总教练。

  成了“教练的教练”,丁辉感到责任更重。在今年的阅兵训练中,受阅装备更新率高,对教练和驾驶员要求高,把车型训练融合到一起,达到同步、同时、同间隔的难度不小,要确保所有地面装备“米秒不差”通过天安门,丁辉觉得压力更大了。

  本次阅兵训练讲求科学、注重实效、不打“疲劳战”。为了实现最佳参阅效果,官兵们坚持科学组训。通过科学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让参阅部队的整体训练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丁辉表示,这次任务在组训标准、流程和模式上进行了科学规范,同时还利用定位系统、智能评估系统和模拟仿真手段,辅助开展基础训练、编队训练和考核评估等,为受阅部队节省了训练时间,提高了训练质效。

  “这次阅兵具有纪念意义,更重要的是传承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精神。秉持着这种精神,我们把受阅准备当作实战演练。”丁辉说。

  9月3日上午,湛蓝的天幕下,阵阵轰鸣声由远渐近,空军航空兵某旅女飞行员康凯驾驶人民空军主力战机,从天安门广场呼啸飞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阅兵,能够驾驶先进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展现新时代女飞行员风采,我感到无比光荣。”康凯自豪地说。为了准备此次任务,她始终瞄准“米秒不差”的最高标准,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每个架次结束后第一时间复盘总结,不断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作为我国首批双学士歼击机女飞行员,康凯先后参加了多项演习演训任务,荣立三等功1次。“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在某次作战中荣立一等功,我名字中的‘凯’字便有‘凯旋’的寓意。”康凯说,受父辈影响,她从小便有浓厚的军人情结。高中毕业后,康凯成功通过招飞选拔。在航校学习时,她刻苦学习航空理论、认真参加初高教机训练。分配至作战部队后,她加紧训练,很快便完成新机改装,并交出了该型战机改装课目全优的好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女歼击机飞行员。

  近年来,康凯所在的部队换装国产新型战机。“面对机型和训练大纲的双重‘跨代’,面对新型战机大载荷对女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的高标准,我没有打退堂鼓。”康凯说,为了迎接挑战,她努力提升战术技能,多次高标准处置异常空情。

  1952年,中国空军首批女飞行员驾驶里-2运输机飞过天安门广场;2012年,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盛大仪式,庆祝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首飞60周年。“我很荣幸参与了那次活动。看着已是耄耋之年的她们兴奋地讲述着飞行岁月,回忆起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的热泪盈眶,那种使命感令我动容。”康凯说。

  战鹰呼啸,列阵苍穹。成为飞行员是魏星儿时的梦想。如今,他已成为航空兵部队的“明星”。凭借扎实的飞行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三次参加“金飞镖”考核均斩获奖杯。

  从航校毕业后,魏星就加入了有着光辉历史的“神威大队”,成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近年来,魏星和战友心无旁骛投身于实战化训练。手握国之重器,他们深知战机航迹延伸到哪里,实力就能拓展至哪里。

  在魏星看来,阅兵任务与“金飞镖”考核相比,对飞行技能、标准程序、机组协同、应急处置等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更注重飞行操作稳定性和综合协调能力。虽然阅兵任务具有特殊性,但归根结底考验的还是对战机的操纵能力。为了提高操纵动作的精准度,每次飞行都全程录像,结束后结合成绩判读参数,坚持从每一杆每一舵抓细节,“一米一米训、一秒一秒练”。

  “每次想到驾驶战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总会热血沸腾、热泪盈眶。”魏星动情地说,“以最高标准、最佳效果接受检阅,向全世界展现神威之师的过硬形象,用战机守护祖国的壮美河山!”

  仪仗司礼大队某部王冉冉——

  斗志昂扬走出飒爽英姿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阅兵,我感到无上光荣。”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王冉冉激动地说。作为首批仪仗女兵,今年接到任务后她主动请缨带队出征,誓以最高标准实现心中的“阅兵梦”,展示中国女兵的飒爽英姿。

  “训练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和男兵一个标准训练,一样的踢腿高度、一样的步幅步速,实现方队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王冉冉说。

  使命在肩,责重如山。作为女兵中队的中队长,王冉冉认真履行职责。她一遍遍地在稿纸上画图、定点,告诉队员们变换队形的新方法,直到全部队员呈现出最佳的转场效果。在本次备战阅兵的过程中,王冉冉是女兵最后一个排面的排尾兵。王冉冉积极创新训练方法,不断总结特点规律,以过硬的队列素养确保收好尾、兜住底。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和受阅官兵中的一员,我在训练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雄气概。我也始终要求自己,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和最高的标准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向革命先辈们献礼致敬。”王冉冉说。

  “参加阅兵是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我很荣幸。”谈到参加阅兵感受时,2012年入伍的马超群说。以联勤女兵的身份亮相阅兵式,她觉得十分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

  2022年于海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的她,是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主治医师,除了心血管内科急重症诊治的临床工作之外,她还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和预防手段的研究。

  伴随着强军兴军的时代浪潮,现代化的军医使命任务也在不断拓展、更新。一次受阅终生光荣。马超群表示,自己将把这份光荣投入职业生涯中,扎实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军医,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中,要以精湛的专业素养、高尚的职业操守、贴心的服务意识和坚定的使命担当为指引,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