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留学香港”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5-07-20 08:18

  
 

  由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主办的第31届香港国际教育及职业展近日成功举办,吸引了1000多家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院所、教育机构参加,面向全球学生和求职人士提供升学、进修及求职信息,显示出香港教育高度的国际化特征。

  香港本身就是一座国际化城市,近年来着力建设国际教育枢纽,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了新提升。国际知名高等教育咨询机构发布的2025年排名中,香港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名。目前香港有54所国际学校提供国际通用文凭课程,其中21所在全球同类学校排名中跻身百强。

  放眼全球,香港发展国际教育可谓是顺势而为。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人数快速增长,到2024年超过690万人,与2021年相比增加50万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力国际教育,力争招揽更多留学生。特区政府也不遑多让,拿出真金白银,设置特区政府奖学金、“一带一路”奖学金、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等,吸引境外学生来港就学。自2024至2025学年起,接受特区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8所大学,将录取非本地学生的限额由20%扩大到40%。目前这8所大学中非本地学生为26600人,其中17200人修读学士学位,占本地学额的23.2%。

  发展国际教育也是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题中之义。特区政府着手在北部都会区兴建“大学教育城”,香港科技大学、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已经就相关院校建设提交了建议书。连续多年在亚洲表演艺术类别排名第一的香港演艺学院也在研究到大学教育城建设新校舍。北部都会区是承载国际创科中心功能的主阵地,这些高水平院校的集聚将带需要注意的是,香港的国际教育指标中,就读成本和就业率仍然排名靠后。数据显示,香港的大学非本地生年均学费超过16万港元,加上住宿与日常生活开支,年度总费用接近30万港元,远高于亚洲其他城市。这就需要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创新思路,把当前的“抢人才”战略与长远的“育人才”目标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居民住房难问题与缓解留学生住宿贵问题结合起来,把政策措施与市场化手段结合起来,寻求固根本利长远的解决之道。提升就业率则需要香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要出台针对初创企业的精准扶持措施,鼓励青年人才创业创新。同时,要利用好大湾区产业完备度高的优势,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深化融合,用好前海、横琴、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政策,紧密衔接湾区各类青年创业基地,拓展青年人才就业空间。

  引得来是硬功夫,留得住是真本事,乐见特区擦亮“留学香港”这块金字招牌!

上一篇:香港积极培育发展新优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