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答了几个成品油和加油站的问题,对这一方面事情了解比较多,对于私营加油站投机钻营的事,也进行了多方研究和考证,但是因为隐蔽的太深了,也就查无实证了。
商人逐利,可谓在所不惜了?
虽然92#汽油4元/升这样的事,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加完油,感觉车好像没劲,油门踩到底了,速度就是加不起来。相信许多老司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了,但是在没有实在证据之前,我就是猜测一下,一些私营加油站存在的猫腻里的可能性。
汽油标号现在执行的是最新国标了,老国标是90号,93号和97号,现在调整为89号,92号和95号。许多加油站把低标号冒充高标号,或者低标号和高标号混加。加完油车没劲了,妥妥地就是中标了,花了92号的钱加的是89号的油。即使老顾客,也会赶上加油站“优惠”客户的不定期时间段。89号比起92号来当然动力有差别了,混加就更丧良心了。
我们看见加油站所用的加油泵都是采用流量计,按照体积单位升来计算的。有许多人加完油感觉量就是不够,但是加油机却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为什么?中国人是最有智慧的一族人,能够想出各种办法应对监管,应对客户的怀疑。我之前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往油里打气之说,怎么打就更不知道了。如果我们在加油的时候,有一个空压机不断往油里吹空气,含有大量泡泡的汽油会不会跑到我们的油箱里去了,我们加的油还会分量足够吗?
国标规定汽油的密度范围在20度气温720~775kg/m3,好事者如果感觉加油时的量有问题,测密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大举让利可能是我们碰见了更便宜的油了。从出厂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再到客户,这几个阶段国家都有严格的价差控制,都是控制了最低的价格差,出厂到批发商最低不能低于零售价格400元/吨的差价,批发商到零售商最低不能低于300元/吨的差价,但是约定的价差也不可能超过1千元的,也就是说优惠价格超过0.8元/升时就要注意了,加油站在卖非国标汽油了或者非达标汽油了。
GB17930-2013规定了硫含量和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非标汽油肯定便宜,供应非标汽油当然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这是国家不允许的。
当汽油价格和正规渠道价格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时,就要防范被坑的风险。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个你想象不到的猫腻,你觉得可能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