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商业航天飞得更高更稳

发布时间:2025-06-21 07:33

  商业航天,已连续两年被写入发展商业航天,不仅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岗位,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商业航天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站及终端设备、运营与应用服务等环节。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颁布不过,我国商业航天当前仍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例如,市场竞争力尚不充分,火箭发射成本过高,下游市场无法打开,与国际竞争对手差距明显。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星座建设及商业化进程尚不充分,新质生产力动能尚未充分激发。又如,我国商业航天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发射审批流程较长,电信服务准入方面对民营企业仍有一些限制条件。此外,商业航天强调商业化运作,通过市场获取利润。但商业航天又是具有巨大探索性、创新性和高技术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巨大、长期的资金投入,且实现盈利的周期长,仅靠社会无法满足技术开发前期需求。有鉴于此,接下来,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从顶层设计、市场拓展、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制度层面,完善商业航天顶层设计。明晰和确定商业航天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商业航天建设纳入国家航天发展全局统一规划部署,加强和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建构和战略规划设计。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机制,推动支持商业航天前瞻式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布局,优化相关政策,发挥商业航天低成本、量产化、高效率、快速迭代的优势。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航天工程项目,推动国家投资的大型设备设施向商业航天企业开放。

  产业层面,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商业航天力量是国家战略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外市场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必争之地。有关部门要协助商业航天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商业航天作为我国在中非合作、金砖国家合作等重要领域的议题,鼓励我国企业与国外航天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支持和推动商业航天卫星出口和国际发射服务,并提供出口信贷、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

  资金层面,多渠道加大支持力度。针对“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商业航天企业,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成立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金等形式,对重点领域进行全周期资金支持。增强对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贷款额度和期限方面的支持,加大利息补助力度,提高贴息金额上限,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