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产业定位合理分工协作有序

发布时间:2025-07-19 07:37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重要抓手。在衔接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同时,江苏等地更加明确自身内部各地的产业定位,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

  依托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一是善于运用先进成熟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低端产业不是低级产业,关键在于要做精做细做到极致,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比如,江苏深化新一代数字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全新产业生态,有效推动了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是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柔性制造当中生产线和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让企业适应市场,反应更快、应对挑战能力更强。促进从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到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并将生产过程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形成制造业智能化的应用生态。长三角要加快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内的“新基建”发展进程,提早布局新兴制造业,发挥投资带动效应,加快形成适应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产业由大变强、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延伸,需要一个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要清醒认识长三角在国际生产与贸易体系中的位置,不能脱离全球价值链谈自主可控。此外,应在促进部分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同时,强化和延长现有比较优势。

  要更好利用长三角资源,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长三角各地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等方面虽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但还有不少进步空间。比如,江苏还需与周边地区加强沟通协调,实现规划对接,打通各类规划存在的跨区域堵点。要不断提高区域合作层级,逐步向深层次的国家战略转变,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持续在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保互济、产业创新协同、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